還記得……在職場上遭遇過的不公平的一切嗎?
還記得……那個不論妳/你如何辯解都不會有人聽妳/你說話內容的那些會議嗎?
不斷地消耗時間和精力卻換來老闆一句「重做。」
如此悲慘、煞費苦心的這些日子
有沒有讓妳/你覺得活著其實有點辛苦?
或者是可悲
因此妳/你開始希望有人能夠消失,讓這樣的小小人生有點改變?
建立在這樣對人生偶感難堪、抱怨的基礎上
米果的《夏日彼岸》緩緩地道來兩個小上班族因為偶然發現公司總編輯消失了好幾天
進而想要找出答案並且試圖改變未來的過程
不過一切的開始和結束都不免還是有點無奈
那個平常惹人厭的總編輯終究是踏上了他所決定追尋的第二人生
雖然從小說中揭示的、主要人物所經歷的未來裡面我們可以發現這位總編輯好像還是沒做好準備
最後的時光中他可能只有懷著遺憾一個人走下去
說起來以前在服役的時候我也曾經希望某位主管在某個星期一早上消失不見
或者我直接地踹破他的辦公室大門大聲對他說:「拎老師卡好老子不幹了!!」
諸如此類的暴行惡語
那大概是每個遇到主管不夠人性化的小兵會有的衝動和念想
但就如女主角的內心所想
這個高階主管他領的薪水比一般員工還多
所要承擔的壓力也比一般員工大
這樣他的脾氣和不夠人性化的缺點是不是其來有自呢?
而在我們抱怨他的不堪之時是不是應該要先想想:
如果我站在這個位子我會怎麼做?
如果我站在這個位子我是不是能夠做得比他好?
如果不行的話我又能怎麼做才能讓整體環境和工作效率提昇?
但這邊或許還是有點弔詭處
即我終究沒有在這個位子上
因此我是不是真的有辦法可以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
最後是對小說文字運用的一點感想
雖然裡面有大量對於人生、氣候、心情、物質的描摹譬喻
整體看來是有點破碎斷續
大多的譬喻都蠻合乎情理
但大量地出現在小說之中就讓人覺得有點被干擾到
後來總編輯的告白因為是以單純的口語說出
連續性就比較強烈
然而即使告白了也不一定就能夠通向那不生不滅的彼岸
因為多數人都放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