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_155474-14      

昨天在公視上看到了一部電影,叫做是《寶米恰恰》。劇情描述一對雙胞胎在十七歲進入人生下一階段之前,發生在學校裡的悲歡離合、青春愛情故事。

姐姐寶妮和妹妹米妮兩個人都在學校的藍球隊有優秀的表現,卻在感情方面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衝突和分裂,寶妮雖然不像米妮一樣有個不知道要講什麼話的男朋友優果,但是也在學校邂逅了一個樸實的大男生(重考一年,留級兩年,黑道背景)徐永平。

但這徐永平不知道寶妮有個雙胞胎妹妹米妮,黑道小弟也不知道幫助徐永平的是張寶妮而非張米妮,就在寶妮不敢跟徐永平說出自己有個長得和自己完全一樣的妹妹的情況下,發生了一連串誤會;當衝突達到最極點之際,終於姐妹互相真誠相對、優果的感情得到延續、徐永平贈送波蘿麵包的真相大白,電話號碼不再打錯,故事到最後終於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衝突之後成長,姐妹各自的故事繼續下去......。

看完了電影以後,不得不說高中青春期的故事始終引人入勝,而沒辦法完全說清楚的男女問題又更讓人難以自拔。不管是認得出來雙胞胎的優果還是不知道兩人差異的徐永平都各自得知了關於雙胞胎的一點秘密,當然他們都把彼此擁有的祕密看做生命裡最珍貴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才會有強烈以至爆烈的衝突產生:徐永平以為優果對寶妮做了不可饒恕的事,優果則忿忿於徐永平一直送波蘿麵包給自己的女朋友。在什麼都是第一次的高中期間,在多數人身上大概也都發生過此類誤會,才會讓《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紅遍兩岸各地。而《寶米恰恰》不同於《那些年》的關鍵在於對雙胞胎情感問題的討論。對於一個跟自己長得一樣的姐妹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兩個相隔五分鐘前後出生的女生有什麼差異?如果另一方希望自己不一樣又該怎麼辦?或許這也只是人生中許多困惑的其中之一,然而對於兩個即將邁入人生下一階段的兩個女生來說,任何選擇都會造成極大的不同。我想,這部片好看的地方就在於此。

個人以為,國小國中階段或許也會有一些不明不白的情愫滋生,卻終究不如高中時期的曖昧青澀和羞怯;大一的時候或許懵懂,但過了不久就會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有許多決定的機會,甚至,大一以後可以更理智地選擇了,過去發生的小故事還有機會變成一段他人津津樂道的,笑話或有趣的事。高中時期,因為學習環境的限制(學校有規定、爸媽會管理),所有的選擇都不見得是在一個比較清明廣大的視野下進行(當然即使出了社會也不見得會有這種視野),在有限條件下接觸到的有限的人,或許會讓人更加珍惜吧。

在這部片裡,選擇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為它關乎要怎麼才成功踏出下一步;而這一步重要的決定是(幾乎)永遠都會記得的,因為從此以後,青春小鳥就不會再回來了。

 

okll    

 

最後附上官網:http://chachafortwins.pixnet.net/blog

得獎記錄:

  • 2012年,第十四屆台北電影獎,獲最佳劇情片、最佳編劇及最佳剪輯等三項大獎。
  • 2012年,香港亞洲電影節,入圍亞洲新導演獎。
  • 2012年,第四十九屆金馬獎,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歌曲及最佳視覺效果。
  • 2013年,澳洲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獲最佳女主角獎。
  • 2013年,大阪亞洲電影節,獲朝日電視獎及最有潛力演員獎。
  • 2013年,沖繩國際電影節,入圍「歡笑」類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ulqultl 的頭像
    vulqultl

    風景的斷片

    vulqul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