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世界遺產成「遺址」 文化界發聲挺樂生 (轉自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記者 鐘聖雄 / 台北報導
台北市、新北市今上午大動作召開捷運新莊線分段通車記者會,表示1/5將開始試營運,未來將提供民眾一個月的免費搭乘。過去被捷運局指控妨礙通車的 樂生療養院,也在下午召開記者會,強調既然事實已證明捷運通車與樂生保留並無衝突,相關單位就應立即檢討工程、決策錯誤,將危險邊坡的土方回填,不要再讓 樂生院民承擔妨礙通車的污名,也別讓他們再生活在恐懼之中。
包括導演侯孝賢、詩人吳晟、鴻鴻、作家朱天心、朱天文、陳雪、紀大偉、張鐵志、美學評論家蔣勳、台大教授張小虹等人,都出席了「守護樂生,文化發聲」記者會,呼籲政府應檢討樂生在選址、工程上的錯誤,為樂生研擬出長期安全方案。
從2005年起便出面聲援,也曾數度走訪樂生的侯孝賢以「混蛋到極點」,形容政府過去數年在樂生保留上的錯誤決策。他強調,樂生的美好並不是只有美 麗的房舍,還有許多與生命相關的美好事物,將樂生保留下來,台灣社會才能學會如何與弱勢人民相處的方式,「以後我們會以留下這地方為榮」,他說。
學者:別讓世界遺產淪「遺址」
吳晟以樂生為例,強調過去工程、決策、設計者對於樂生都太過粗暴,導致人權、文化、自然環境受到破壞,雖然許多傷害已無法挽回,但相關單位還是應該反省過去的錯誤。吳晟沈痛地說,「不信公義喚不回」,捷運局不應再以「專業」語言迫害人權,要儘速回應樂生人對於安全的訴求。
蔣勳則以「震撼」形容他看到樂生院區佈滿裂縫的心情。他表示,衛生署應儘速處理樂生人面臨的生命威脅,政府也應有更高層的國土規劃、監測系統,才不致讓樂生院重蹈國道三號走山的悲劇。
「反省,是台灣最值得發揮的價值。」蔣勳認為,包括德國、日本對於歷史都有深刻反省,既然捷運完工後,勢必要與樂生院共存,就應該要共同面對、反省 整體社會在樂生院民身上犯過的錯誤。他以「因無知犯下的錯誤」,形容臺、日政府在樂生院犯下的隔離、工程錯誤,他呼籲捷運局能深刻反省錯誤,儘速提出能保 障樂生的安全方案。
陳雪說,看到樂生的工程現場,「就像是心被挖開了一樣」,她認為樂生院民守護了台灣最後的價值,還有許多珍貴歷史、回憶,不應輕易讓這些事物消失。 張小虹則呼籲,樂生正面臨岌岌可危的走山危機,台灣社會不能等到公義被喚回時,樂生卻已灰飛煙滅。「樂生是世界遺產,我們不能讓遺產變成『遺址』」,張小 虹說。
張鐵志則感嘆:「一個社會有多公益,是看他怎麼對待弱勢者。一個社會有多民主,則看他有沒有讓弱勢者發聲。」他認為樂生院民長期處於弱勢地位,如果社會真的想朝進步方向邁進,樂生保留議題將是重要的檢視指標。
工程師:樂生「危如累卵」,捷運局應認錯重提設計
樂生近來抗議動作頻頻,甚至兩度「堵馬」,希望政府能召開跨部會協調會,為樂生保留找出解套方案,捷運局也在上週五(12/30)召開記者會,表示未來將以「明挖覆蓋」方式,取代民間訴求的「土方回填」,並強調這就是民間盼望的「長期方案」。
對此,長期關注樂生議題的工程師王偉民,則以「謊言」形容捷運局所提出的新方案。「他們只秀出兩張圖,連尺寸都沒有標示,和地質的相關性也沒有,基 礎資料都提不出來,怎麼可能是長期安全方案?」他認為,「土方回填」與「明挖覆蓋」在本質上就不同,前者是停工檢討,再做出正確的設計,後者則是「不管怎 樣都要做下去」,最大的差別是「認錯」與否。
他解釋,不管地錨或是明挖覆蓋,雖然都已是成熟工法,但「這是把對的工法,用在不對的地方」,錯誤的是設計與決策,與工法毫無關連。他以「危如累 卵」形容樂生現況,指出捷運局在去年11月初停工後,裂縫與滑動卻從未停止,這是很嚴重的工程危機,樂生很可能等不到捷運復工,就會步上走山命運。王偉民 強調,目前對樂生最好的作法,應是全面停工檢討,先把土方回填確保邊坡不再滑動,才能研擬正確的設計方案,為樂生危機解套。
青年樂生聯盟何欣潔回憶,多年前民間學者建議捷運局以「明挖覆蓋」解決樂生爭議,捷運局一口回絕,2007年要求分段通車時,捷運局也同樣否決,但今日不但分段通車可行,甚至還說「明挖覆蓋」是長期安全方案,如今看來非常諷刺。
何欣潔痛批:「捷運局多年來不斷抄襲我們的訴求,在我們抗爭時不願意答應,事後又推翻自己過去的說法,真是荒謬至極!」
樂生搖搖欲墜 文化界怒發聲 (轉自新浪新聞)
台灣立報 (2012-01-02 22:43)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樂生療養院走山在即,長期關心樂生院保留議題的青年樂生聯盟繼2007年後再次舉辦「守護樂生 文化發聲」活動,邀請文化界人士前往樂生療養院關心走山問題。曾到訪樂生院的導演侯孝賢見到樂生院景色面目全非,忍不住痛斥「渾蛋」。他強調,事情很簡單,政府應該不計任何成本,先停工再想清楚處理。作家朱天心強調,在還能改變的時候,有權力的人就看著辦吧。
為求勝選 不顧居民安危
雖 然捷運局日前舉行記者會,表示將更改工法,以求機廠工程能長期穩定。但捷運局所提出的「明挖覆蓋」卻被關心樂生院工程問題的工程師王偉民痛斥:「根本是亂 講!」王偉民強調,捷運局隨便畫了兩張圖就說是長期穩定方案,還說工程時間2年能完成,王偉民直言,捷運局的穩定方案太草率,是因為選舉考量才提出。
過去樂青在不了解地質狀況前,曾提出明挖覆蓋工法,當時捷運局以地質問題不可行反駁。王偉民直言,捷運局如今提出明挖覆蓋,但地質問題沒有解決,捷運局憑什麼判定現在明挖覆蓋會成功?
■ 詩人吳晟2日表示,新莊捷運機廠的工程問題如此明顯,難道決策者都不知道嗎?這不單是樂生問題,而是地質結構安全問題,鄭重呼籲台北捷運應立即停工。(圖文/黃士航)
王偉民說,捷運局幾次動工都出問題,例如之前動工導致台南舍崩塌毀損,而這次動工又導致新大樓和舊院區雙雙走山、出現裂縫,「工程出錯率高達100%」,根據樂青裂縫監測小組的觀察,即使在工程停工的狀態下,新大樓的裂縫仍持續增生,可見走山危機持續加重。
「樂生院已面臨隨時走山的危機,恐怕這幾個月就會崩塌。」王偉民痛斥,工程出問題,捷運局居然不願停工檢討,趕緊回填再找對策,他強調:「停工只是面子掛不住而已,但可以挽救樂生院和捷運。假設未來蓋了又壞掉,捷運等於沒有機廠,通車更是遙遙無期。」
文化遺產 走山恐變遺址
樂生走山在即,青年樂生聯盟成員何欣潔表示,2007年樂青也曾舉辦「守護樂生、青年發聲」活動,幾年下來,樂生院不只有走山危機,更有文化資產遭到不當對待、導致建物破敗。
2007年曾來過樂生院的侯孝賢表示,19歲的樂生青年與捷運局纏鬥到26歲,他們的意志與堅持讓人佩服也讓人汗顏。「年紀大了之後,我們都知道結構的問題,而結構是撼動不了的,我們做的就少了。」侯孝賢感嘆,面對工程問題,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真的很悲哀!
作家朱天心感嘆,這幾年沒回來樂生,這次再來看見房子破敗、出現裂縫真的很憂心,「我們只是過客,傷心或許維持幾天而已,住在這裡的人,每天面對這樣的情景,他們的傷心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
樂生舊院區從2010年開始發生地面變形、房舍龜裂情況,樂生青年聯盟隨即成立裂縫測量小組,監測記錄裂縫變化,圖為舊院區佛堂外地板裂縫變化情形,圖左地板裂縫裂開情況與圖右原始地板接合狀況,形成明顯對照。(圖文/黃士航)
樂生的美好並不是只有美麗的房舍,還有與生命相關的美好事物,侯孝賢說,將樂生保留下來,台彎社會才能學會如何與弱勢人民相處,「以後我們會以留下這地方為榮!」
曾經參與國光石化運動的詩人吳晟表示,過去他認為社會還有講道理的空間,「但是很多道理這麼明白,難道官方聽不見?」他感嘆,工程決策者完全不在乎公理,不論對人權、文化或是環境,都是如此粗暴。他強調:「已造成的傷害無法追究,但我們要趕快全面中止、全面檢討。」
缺乏維護 文建會難卸責
對於被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樂生院遭逢走山危機,台大外文系教授張小虹沉痛地說:「遺產馬上要變遺址,這真是世界遺產最大的諷刺。」如果幾年間樂生院可以轉變如此之大,現在大家腳踏的這片土地,也可能在一年間消失,「我們真的不希望這一切灰飛煙滅」。詩人鴻鴻痛斥,文建會動輒花上億預算辦活動蓋新建築,卻不願花錢維修文化古蹟,這是文建會最大失職。
文化界呼籲捷運局立即停工,保障樂生院安全。樂青也邀請文化界人士共同在樂生走山的工程示意圖上簽下名字,象徵回填的土方,守護樂生安然無恙。